系统概述
(1)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因此本人结合开入式图书馆的要求,对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原理、JAVA SWING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和应用。
(2)本系统根据功能分为四个子系统:采购、流通、查询、编目四个功能。这几个功能都是通过数据库来实现的,都是差不多一些删除,添加等功能。
设计约束

设计策略
扩展策略:模块化就是把程序划分成独立命名且可独立访问的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子功能,把这些模块集成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可以完成指定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模块化是为了使一个复杂的大型程序能被人的智力所管理,构件应该具备的惟一属性。如果一个大型程序仅由一个模块组成,它将很难被人所理解。采用模块化原理可以使软件结构清晰,不仅容易设计也容易阅读和理解。因为程序错误通常局限在有关的模块及它们之间的接口中,所以模块化使软件容易测试和调试,因而有助于提搞软件的可靠性。因为变动往往只涉及少数几个模块,所以模块化能够提高软件的可修改性。模块化也有助于软件开发工程的组织管理,一个复杂的大型程序可以由许多程序员分工编写不同的模块,并且可以进一步分配技术熟练的程序员编写困难的模块。
系统总体结构
(1)本系统分解为四个子系统:采购管理系统、流通管理系统、查询系统、编目系统。
1)采购管理系统是专门从事采购管理操作的系统,当学生或老师想通过学校来订购书籍的时候,用户可以输入一系列订购信息,生成电子订单,学校就会根据订单去帮学生或老师订购书籍。
2)流通管理系统是书籍借、还、取的三个过程的管理操作,这三个过程都是图书馆管理人员基本的操作。借书操作需要会员才能进行,取书要有订书单
3)查询系统是查找一些书籍信息的操作,当新书入库的时候,新书的资料都会存入数据库,由于书籍众多,找书就难,因此入库的时候把书籍都分类,方便查找。
4)编目系统是书籍管理操作,当新书入库时就用新书编目功能进行编目,把书籍分类,给每一本书分配一个书号;更新书籍是把已经入库的书籍进行更新,这只更改科目类等基本的的信息。
以下为系统功能结构图:
通常程序中的一个模块完成一个适当的子功能。应该把模块组织成良好的层次系统,顶层模块调用它的下层模块以实现程序的完整功能,每个下层模块再调用更下层的模块,从而完成程序的一个子功能,最下层的模块完成最具体的功能。该功能图大概分成三层,功能图的顶部一块是最大的功能模块,再往下是子系统功能模块,再往下就是最小的子模块。

(2)因而本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各模块都是独立可访问的,当要进行修改或者变动的话,这往往只涉及少数几个模块,,这样既提高了可修改性,也有助于软件开发工程的组织管理。
(3)在系统设计中追求尽可能松散耦合,这样的系统中可以研究、测试或维护任何一个模块,而不需要对系统的其他模块有很多了解。同时也力求做到高内聚,内聚标志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它是信息隐藏和局部化概念的自然扩展。简单地说,理想内聚的模块只做一件事。本系统是低耦合,高内聚,两个模块彼此之间通过参数交换信息,而且交换的信息仅仅是数据,而模块之间的关系很松散。这样就能先从局部再到整体来完成整个系统,实现功能。
子系统的结构功能
(1)采购管理系统分为两个子模块:订购和取消订购。
订购模块:这个模块是主要是实现订购书籍功能。在输入订购书籍之前要先输入会员信息,如果不是会员就无法进行订购。
取消订购:这个模块是主要实现取消订单功能。如果客户想取消订购的书籍的话,就要输入订单号,先核对订单号再进行删除订单的功能

(2)流通管理系统分为三个模块:借书、还书、领取书籍。
借书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是实现借书功能。这个功能只有是会员才能使用,要进行借书操作需要输入会员号码。其它就是输入借书的的信息。
还书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是实现还书功能。
领取书籍:这个模块主要是实现领取书籍功能。领书是要根据订单来领书,领书
首先要输入订单号,才能进一步实现。

流程图说明:借书要先输入会员号码,如果是会员就可以进行书籍信息输入,输入你要借的书籍的相关信息,满足信息要求就能借用书籍。如果不是,就会跳出提示信息,提示号码不正确,就不能进行信息书籍输入,结束。

(3)查询系统分为两个模块:查找书籍、查询记录。
查找书籍:为了方便读者找书和管理员管理书籍,设计了书籍查找功能。输入书名就能阅读书籍的相关信息。
查询记录:为了了解书籍的借阅情况,可用此功能查找书籍的借书记录。
查找书籍流程图:



